日本体检健康小知识科普专栏

疾病与医学科普01:医学常识和医学思维,拉近你与医生的交流距离

挚馨健康 XIN HEALTH 编辑团队 2022-07-26 10:13:34 发布

医学常识和医学思维,拉近你与医生的交流距离医学常识和医学思维,拉近你与医生的交流距离

在正式进入课程内容前,先介绍一下作者。作者一名胸外科医生,每天做的比较多的动作是用手术刀切肺,当然,也看门诊。同时,也是一名科普作者。我总共在北京和上海共计四家三甲医院工作过,江湖人称“三甲收割机”。

这个称号,当然只是玩笑话。但这些经历,的确让我对“看病”这件事的思考不断加深,所以也才有了今天和大家见面的这堂“疾病课”。

首先,先从两个误会开始说起。

与疾病、与医生打交道,是每个人的必修课

第一个,是对疾病的误会。

我在2006年的时候,进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,开始了8年的医学学习生涯。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作为一个医学生——我从上学开始,就一直认为自己有某种疾病,某种大病。我当时非常瘦,175的个头,但只有110斤左右。所以当时我一直在想,自己一定得了什么病,然后在学习临床知识的时候,就觉得自己好像什么病都有。

比如刷牙流血,我就觉得自己得了白血病,所以才消瘦;又比如经常便秘,我就觉得可能得了肠癌了,因为肠癌的描述就是排便习惯不断改变,便秘和腹泻交替,我感觉我也有一点。

但是后来发现,我得的病其实叫做——“医学生综合征”,就是看到什么病都像是自己而已。

于是我在想,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一些不那么正常的地方,是不是得了某种疾病自己并不知道?或者说自己经常的乏力、失眠,是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所引起的?例如肾上腺长了个瘤子导致的,只要手术切除就可以“一键恢复原厂设置”了?但是在这么些年的学医、行医过程当中,我越发感觉到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期待而已。

医生和医学都不是万能的,再高阶的医生或者是医学研究者,都无法穷尽对于疾病以及种种不同身体症状的认识,就像人类无法穷尽对自然的认识一样。大部分疾病其实没有明确的原因,大部分的症状也都不是疾病,更多是属于需要安慰,而不属于医生治疗或者是能治疗的范畴。

后来,我的体重通过健身增长到了140斤,我才发现,我的消瘦,只是因为自己一个吃不胖的体质,而且还有个病叫做“凡尔赛·晚期”。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体检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体检

第二个误会,是对于医生,或者看病这件事的误会。

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医生的感觉是怎样的? 我最开始对医生的感觉和想象,是来自动漫里的船医,这个角色非常吸引我,很酷,于是在后面选择专业的时候,就选了医学。我自称是一名理想主义医学生。

但当我因为脚伤去看病的时候,我也感觉医生很冷漠。当时我已经是个医学生,虽然那个时候还基本什么都没有学过,但还是准备了一整套说辞,想请医生好好帮我看看。但我进了门诊,刚准备找医生全文背诵的时候,医生直接就捏了捏,说“没事”。我说“可是我疼啊”,医生想了想说,“你不应该疼,你不疼”。这事咱也不知道该说啥。我想,这种经历可能你也有。

后来,当我有了更多的医学知识,自己真正成为了医生后,碰到类似的问题,虽然我也可能不会这样去回复我的病人,但我其实理解了当初那位医生为什么会那样表述。

医生在门诊时,更多的职责是判断要不要对这位病患的情况做出处理,吃药还是手术,要不要住院,还是自我照顾、观察观察就好?简单来说,就是“筛查”。从这点来看,那位医生其实是完成了任务的。

但我始终记得我当时作为一个普通病人时的心情。面对身体的不适和无数种可能的疾病,人总是惶恐的、不安的,比如我怕这个骨折怎么办啊,或者没好好治以后影响我跑步怎么办?虽然我现在也从来不会跑步,但是这不就是怕吗?就连医学生、医生也不例外,我们都会恐惧。

在人的一生中,很少有人能避免和疾病、和医生打交道,但对于疾病的误会,和对于医生的不解却长期存在、反复上演。而我们这个节目出现的目的之一,就是为了减少这样的误会和不解。一旦我们对于一项事务有了更多的认识,恐慌和不安总会减少,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分析与决策。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 胃肠镜检查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 胃肠镜检查

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疾病、或者说看病这回事呢?

当然,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“学医”。学着学着,你可能就明白了。但这肯定不太现实。现实的方式是什么呢?

有不少带你认识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节目,例如《像律师一样思考》,《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》,《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》等等。虽然医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社科,但医生也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,以及对疾病、医学、医疗的基础认知,学会医学思维,可能是普通人与医生之间最短的距离了。这也是我在这档节目中最想和你分享的内容。

那,什么是医学思维呢?

我们有的是太多的医疗信息,但是却没有足够的“医学思维”

我们知道,患者对医生的尊敬,往往来自于对医疗知识的疑惑,而医生有着神奇的能力,能够用药物和手术给患者带来健康,这样的“盲目崇拜”的建立,是一直以来医患关系稳定的基石。

但随着信息的开放,医学知识再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,这种所谓的“盲目崇拜”已经被打破了。当你来到医院和他的医生沟通之前,你很可能已经轻松通过百度、谷歌、维基百科对这个疾病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大致的了解。更有一些高级知识分子,可以通过PubMed等数据库了解到目前所有最新的文献综述。理论上讲,你和我,或者和最顶尖的医学专家看的数据库是一样的。患者可能对于疾病的诊治没有全貌上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,信息不对等更多存在于医患双方理解的层次,而并非信息本身。

一个非医学专业的人,即使知道了很多医学相关的知识,他也不一定有正确的医学思维。而医学思维有时候甚至比医学知识更重要。
没有学过医的人,能简单的掌握基本的医学思维么?

优秀的警官拥有的是探案思维,能够在繁杂的线索当中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破案;优秀的棋手拥有的是博弈思维,能够在众多选择中,找到对自己相对更有利的那一步;优秀的律师拥有的是辩证思维,他能够找到更有利于己方的证据和对方的错误。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

任何思维走到最后,都可能会成为一种直觉。这种直觉不是猜测、不是臆断,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之下的一种经验性的本能。而对于医生来说,医学思维就体现在,他可以迅速地判断这个人,到底有没有生病,是不是需要治疗,甚至在急诊当中,你会看到有经验的护士并不会把一个酒气缠身,大声叫喊,满身是血的人划分到最优先抢救的一类,而可能会把一个闷不做声的,躲在墙角,脸色发白的人迅速拖进急诊抢救室。

所谓医学思维,就是医生在掌握了有关人体和疾病的生物学规律之后,根据患者的症状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做出相应的诊断,并且依据诊疗指南为患者做出合理的诊疗建议,并指导或者直接为患者完成治疗的过程当中,贯穿始终的思维模式。

这种思维模式包括几个维度。

第一,是判断,面对这样一个患者的情况,我的判断是什么,有哪些支持我判断的依据?(怎么解决问题)

第二,是怀疑,我的判断有没有可能是错的,有哪些不支持我判断的依据?(怎么规避风险)

第三,是综合,根据过往经验和实际情况,回到判断依据上,这个判断依据有没有错误,是否合理,是否需要改进,是不是要去更新疾病诊疗手册,而不是对手册照单全收?(科研思维)

但是对于普通人,我们没法接触到医学的课程,有可能掌握基本的医学思维吗?

我的答案是,可以。

具体怎么做呢?作为一个经历了10年医学学习和工作的医生,我想先来分享一下,一个医学生的学医生涯大概会学习的主要内容:

第一部分,是基础医学,包括人文、数理、生化、解剖、遗传、微生物、寄生虫……(几十门大课不一一赘述)。它解决的问题就是常识,我可以说我作为北大医学部的学生,我确实已经有大多数的课已经不记得具体学过什么了,但这些课留给我的是对生命和科学的理解。

第二部分,是桥梁课,包括诊断学、检验学、影像学以及沟通学。我们学习的是一些进入临床学习前最基本的技能,每个学生在这个阶段都会非常兴奋,这相当于学了十年军事理论,送到战场的第一天,我们开始学习怎么给手枪上子弹。

第三部分,也就是临床医学,会全面地学习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,再加上眼耳鼻口精神神经等等一系列科室的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,这其实应该是一个医生一生当中知识广度的上限。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VIP体检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VIP体检

对于医学生来说,这三个部分显然都很重要。但对于普通人来说,讲基础医学,不但枯燥,而且无用;讲临床医学,也许有趣,也许能够增加你对某一种疾病的认知,但其实随便拿一本科普书可能也够了。

而第二部分的桥梁课是我认为对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,因为它能够真正让你理解医生是怎么思考的、怎么工作的。所以我准备斗胆,给可能完全没有学过医学的你,开设这样一门“桥梁课”。

医学思维的学习,并不是真正的学医。你不可能像真正的医学生那样经过系统性的知识训练,更没有办法接触典型的病人。但是通过具体的一些病例,我会像“剧本杀”一样给你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,你可以带着这些信息,尝试像一个真正的医生那样去思考问题,解决问题。相信我,你也许会亲自“做错”诊断和决定,甚至可能“杀死”一个假设的病人。但是通过这个过程,也许你会更理解医生是如何思考,又是如何工作的。

培养了医学思维,又能做什么呢?

那一旦你有了医学思维,在看病时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?

假设,如果你一不小心,获得了一个医生的全部大脑,那么你就可以轻易地理解你明明只是吃坏了肚子,但是医生会问你的性生活史;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你明明肚子已经很疼了,医生还要按你的肚子,而且非要按疼了为止;你也一样可以理解,为什么你明明CT拍了六张片子,医生就只看两张还说其他的不用看了。
以及你会了解,你的医生查体的时候为什么都站在你的右边,听诊之前为什么总是把听诊器头用手攥一攥,按肚子之前会让你把腿蜷起来等等,这些个“讲究”,都是为了什么。

大多数情况下,你没有必要了解具体的疾病,但是你可以理解医生的一切思考以及动机。你可能无法像医生一样获得对于疾病和治疗的“直觉”,但是你至少可以获得几个能力:

第一,寻找及判断最适合的医生的能力;

第二,为自己和家庭选择最合适健康规划方案的能力;

第三,理解疾病和现状,不再焦虑从容生活的能力。

以及了解了医学思维,你也许也更能理解或体谅困扰过很多门诊患者的问题——医生看病为什么这么快?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

理解医生和医疗本身的局限性

刚开始实习的时候,我跟着一个老大夫出门诊,我发现他看病非常快,一个下午能看60多个病人。他跟我讲,如何打发病人走。对,他用的是“打发”这个词。

但医生和患者认为的“看病”实际是两回事。在门诊的场景中,患者认为的看病,就是到了医院,医生通过询问你的情况,通过查体,然后给你做出诊断,开一些药,你回去使用之后,疾病就被治好了,至少是症状有了缓解。

但是在医生的立场,完全是不同的世界。因为医生的主要战场实际上是病房(除了一些以门诊作为战场的科室之外),在门诊需要做的事情,大多时候是把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筛出来,而让没有必要住院治疗,或者根本不需要治疗的患者回家去。医生所做的更多是一项筛选的工作,而并非去治病。

另外,大多数我们认为的“疑难杂症”,其实即使发现了,很多时候也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。

我们当时在轮转的时候也曾经到过神经内科,看到很多声势浩大的全科查房,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拿着小锤子在患者身上敲敲打打,然后再口若悬河地发表看法,甚至还激烈的辩论,我们刚刚开始实习的小同学每个都露出了星星眼,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着。

但是后面我们发现,即使如此敬业的老专家,进行了一场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联合会诊,大多数都没有发现患者真正的病因,即使发现了病因,治疗手段也无非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那些。用神经科的主治医师自己的话说,他们总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,但是却很很难解决问题。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级VIP体检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级VIP体检

肿瘤科的多学科查房也是一样,很多医院都会做,例如外科,内科、放疗科、影像科等十几个科室坐在一起,为难治的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。我们会想当然地觉得,这么多专家在一起,我们的患者就有救了对不对?

但是现实的骨感让人越发无奈。多学科查房,大多还是基于现有的指南,医生只能按照现有的证据给出一个“经验上”的治疗建议,无非就是在患者和医生都难以抉择的时候,给出一个“机构性”、权威的意见,它代表的是一个集团的意见,而并非一个个体医生的意见。

不过,希望你听到这里也不要悲观,我并不是认为医学是无用的,我们治不好病,但我也同样不认为医学是无敌的。我们的身体并不像手机一样有个返回出厂的设置,有一些问题通过医学手段能够纠正,但也有一些我们同样要学会与疾病和解,更有一些领域,每年都在产生不断的医学进展。当你的医学思维和医生同步的时候,就不会对于治疗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,并且因此走上弯路。

在我的节目里,我会以一个朋友的身份,和你平等地对话,让你能合理地理解医学到底在今天是一个怎样的程度,我们对于网上转载的医学信息又应该如何理解。例如有新闻称“抗癌针”120万一针,到底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攻克癌症了,或者是不是只要有120万就能治愈癌症?在未来我会认真和你讨论一下这个问题。
医学思维不止包括医疗,还包括医疗之外的一切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VIP体检

刚刚我们讲的,更多是对疾病、医生相关的认识。但医学思维的涵盖范畴不止于此,它还包括和医疗整个流程相关的一切。

比如说,当一个大货车使一个年轻的妈妈头部严重外伤失去了意识,年轻的爸爸要选择是尽快选择剖宫产生孩子,放弃妈妈,还是不放弃妈妈,但是有可能失去最佳的剖宫时机,这本是个艰难的抉择,是纯粹的医疗问题。

但其实也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医疗问题。像是在中国,医疗保险不可能覆盖这个复杂的情况,大部分需要患者进行自费。另外,大货车司机的职责是否明确,赔偿是否及时,赔偿意愿和赔偿金额是否能够沟通,这些问题的重要程度甚至要比医疗问题更重要。在中国盛行一句话,撞残了人不如撞死人。撞死人也许是几十万能摆平的,但是撞残了也许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才能够。

在我的门诊当中也有人会来开假条,他问我开多久,我说你想休多久?我在职责允许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帮你。然后他又说,能不能写个肋骨骨折,我说不可以,因为影像报告没有写,我也没有看出骨折。然后你就会发现,他神情中就流露出不屑和反感。我当然知道,写了骨折,要么保险给报,要么能够多“讹”肇事方一笔钱。但是这真的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么?也许不是,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,答应的医生也不在少数。甚至还有一些医生,就是因为没有答应对方而被毒打、甚至伤害。
在中国做个有同理心的医生,不仅要懂人文,更要懂得世俗。

“For learning medicine,the things out of medicine make a difference”。意思就是,对于学医来说,那些非医疗的部分才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。医疗知识大家都差不多,但是真正懂得关爱和有人文情怀的医生才是最好的。我们一定能够理解,那些“非医疗”,应当指的是关爱,共情,倾听等这些人文范畴的东西。但其实我们在自己身处的实际医疗环境中,更常见的却是“钱,关系”这些社会经济范畴的东西。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徐汇总院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徐汇总院

医疗越发的不纯粹了,这并不是大部分医生所喜欢的状态,但是从医生的角度却什么也改变不了。

很多时候,医疗的矛盾不在于“治不了”,而是日益增长的先进医疗技术与落后的经济水平之间的矛盾。几乎每个人都能理解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,但是唯独在一件事情上无法理解,这就是生命。

我没钱,所以我住不上别墅,开不起豪车,我没有努力读书,所以我只能每个月几千块。但是我生病了,医生你为什么给他那样好的治疗,给我这样凑合的治疗,我们都是人,东西有贵贱之分,人命有贵贱之分么?

其实美国的医疗法案也是每届总统最为头疼的事情。当下的治疗模式越发多样化,新药层出不穷而且代价昂贵,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医保环境很多时候也无力承担,这才使得很多人反映美国才是真的“看病难,看病贵”,大部分时候你根本等不到自己的“医保定点单位”,而只能逼不得已去那些私立机构,用自己的商业保险来负担。而且你恨不得自己走过去,因为一次急救车也许就是3000美金的花费,导致“I’m fine, thank you!”成为了我们去美国以前最需要学习的英文,也就是说,我没事,千万别打911,我还能活!我自己能去!

但是美国最无奈的地方也正在于此,宪法规定,“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”。这句话真是要了美国总统的老命了,也就是每个人命都一样,你绝对不能选择救A而不救B。所以整个政府的财政即将被医疗拖垮,也就更不用说中国了。我们的医疗投入相对是低的,但是却支持着如此庞大的国家的基本医疗健康,靠的真的是医务工作者拼了命的加班工作。

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体检中心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体检中心

以前对于肺腺癌的患者,用的是五年前的老方案,并没有用最新证明更加有效的培美曲塞,于是我问他们,这是为什么?

他们把我叫到一旁说,老方案一个周期1000块钱,新方案一个周期2万块钱,对于这些地方百姓来说,差别实在是太大了。但是这两种方案的效果又没有差出20倍,甚至连20%的差别都不到,所以当然是退而求其次,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了。

所以老医生们总是会告诉我们,在治病救人时,人文关怀到底有多重要。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所理解的就是,不要让患者感到疼痛,不要让他们感觉到恐惧。但是实际上,这两样恐惧都不算什么,最绝望的事情莫过于,医生把两种治疗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,A方案你能负担得起,但是有效率不如B方案,B方案无比昂贵,也许需要你卖掉房子才能够负担。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平凡人,在生命的选择面前,我们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残酷。

有的时候,我看到一个打工的孩子殷切地当着父母的面问我,这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了么,要不要再试试免疫治疗(5万一个月大约)?我看着他的眼神,对他的母亲说,暂时不用,目前我们用的,就是最好的治疗。

我能够看到,孩子和父母都放下心来,他们也许会更珍惜彼此,哪怕是最后的一段时光。他们不会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当中,母亲觉得连累自己的孩子生活不幸福,花了很多钱,家庭不和睦,从而走得很不安心,孩子也不会因为自责和源于无能的愤怒,而没有抓紧时间去做最后的告别。

我觉得这才是目前,中国医生真正需要有的同理心。医疗原本距离金钱很远,距离哲学和宗教很近,但是很多时候,我们不能假装看不到金钱这个问题。

 

进一步了解 高端体检 - 高端体检医院 - 高端体检医院套餐价格

高端体检 套餐价格 全面高级2日体检套餐 - 癌症筛查体检套餐 - 心脑血管体检套餐

高端体检 服务案例 用户的真实服务感受

科学体检系列:如何规划健康体检?

上一篇

骨科医学科普10:未来骨科疾病治疗的突破点在哪?

未来人类将完全摆脱运动系统的束缚,实现真正的行动自由。仿生医学、生物医学和再生医学,是骨科未来将实现突破的三个关键方向。...
下一篇

疾病与医学科普02:认识疾病,人有可能一辈子不生病吗?

人体从生到死,一定会发生病理改变;一种疾病能不能治愈,取决于我们对致病原因的认识程度;疾病是基因和环境累加的概率结果;疾...
电话预约 400-808-9911
邮件预约 info@xin-health.com
联系客服 服务团队会尽快与您联系
挚馨健康微信服务号
微信服务号
挚馨健康 Xin Health
挚馨健康微信二维码
微信扫一扫 或 搜索 挚馨健康 关注